中新網太本3月14日電 (楊佩佩 胡健)山西省考古鑽研院14日早對中宣布考古成效,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新州裏東峰山村創造金代墓葬,出土的購天券大白了墓葬期間為“明昌”年間,即金章宗第一個年號(公元1190年至1196年),為鑽研同期喪葬文化供應實物新證。
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鑽研院(時為山西省考古鑽研所)連係市、縣文物部門對上述墓葬截至援救性發掘。
該墓葬的墓葬形製戰建造法子與晉北地區創造的同時期同類墓葬存正正在很多本性,如北壁留心間操縱了凸出北壁的門樓形式與山西稷山馬村墓地的多座墓相似,唯墓室掩飾內容圓裏略隱儉樸,僅暗示出同類墓葬掩飾的底子要素。
其中,墓內掩飾隻用雕磚,已施彩繪,主要彙合正正在墓室下部的須彌座及其上的墓室四壁。北壁雕墓主佳耦對坐圖,東西壁雕格子門,北壁雕破子欞窗,須彌座雕力士及戲獅圖案。
墓葬共出土隨葬品9件。瓷器5件,有瓷碗2件、瓷罐2件、瓷燈盞1件;陶器3件,皆為陶罐;墨書購天券1件。
購天券實為一塊無缺的圓磚,後背模印幾紋圖案。正裏可睹九行墨書,大年夜多漫漶出有渾。自左上僅可辨“大年夜金國河東南路絳州垣曲縣王村……人名功曹……明昌……”等部分翰墨,故可以斷定墓葬的年代應為金明昌年間。
考後人員引睹,該墓的發掘,豐盛了晉北地區金代墓葬質料,其購天券有大白紀年,關於同期其他墓葬的斷代、器物鑽研等供應切確的按照,為鑽研此類墓葬正正在晉北地區的展開演變過程供應新的實物質料。(完)